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儿童文学作家殷健灵: 《帆》,诗意书写她们的命运和心灵波澜
2023-05-04 10:21:45
中国妇女报

殷健灵,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新民晚报》高级编辑。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大奖等奖项。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纸人》《野芒坡》,散文集《爱——外婆和我》《致未来的你——给女孩的十五封信》《致成长中的你——十五封青春书简》等,并出版《殷健灵儿童文学精装典藏文集》(十五卷)等。

今年4月,我的最新长篇小说《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个关于自我寻找的故事,通过当下和100多年前两条时间线,来讲述数代女孩的命运和心灵波澜。

谈起这部小说创作的缘起,可以追溯到2017年秋天,我在新西兰有过一段短暂的生活经历,在那里主要是为了完成一部在国内早已准备好的非虚构作品《访问童年》,同时也接触到了新西兰的华人群体,我幸运地获得了他们的信任,得以走进他们的故事,确切地说,《帆》的主人公喜莲,在生活中有真实原型存在。

如果说《访问童年》是一部关于寻找自我之根的作品,那么《帆》的主题本质上就是《访问童年》的延续,在此基础上做了更加丰富的拓展。

《帆》在时间和地域跨度上都比较大,时间纵越100多年,地域则横跨新西兰和中国的不同省份和地区,以春令(凯瑟琳)和喜莲两个人物为并行的故事线,一个是追寻家国之根,一个是追索自我之根,两条线由南溪(来到新西兰访问的中国作家)的介入成为交叉点,从而串起两个不同时空里女主人公们的人生故事。

与以往不同,《帆》对于我来说,是一种结构能力和叙事技巧的考验,也是一种新的尝试。因为和一般文学不同,儿童文学虽然是一个大概念(其读者面向涵盖准青年和幼儿),总体上说,我在创作过程中,会考虑到读者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叙事结构和时间线一般比较单纯,《帆》多线并行的结构对少年读者也是一种挑战。但是,依凭我的经验,我们不能低估读者。

有读者在读了《帆》之后,觉得它的写作手法很独特。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最近组织了一批10岁到14岁的小读者共读《帆》,让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并没有遇到我起初担心的“阅读障碍”,相反,他们对小说作出了超越成人想象的有深度的解读。“勇气、希望、搏击风浪的力量”,诸如此类,是小读者对书名寓意的解读。而南京师范大学谈凤霞教授曾经这样评价《帆》:“小说蕴含了对于人生命运(尤其是女性命运)的思考和把握这一浩瀚命题。独立且勇毅地扬起人生之帆,认清方向,抗击风暴,航向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想彼岸,这不仅是百年前的玛姬、凯瑟琳,不仅是21世纪的默君、喜莲母女,也是所有人都需要完成的一种漂泊以及漂泊中的成长。”

我想,《帆》期待传达给读者的东西是多元的,小说涉及了移民问题,包括移民中文化的碰撞、文化的交融、多元文化最后的生存状态等,也涉及个人的自我之根寻找,与自我的和解,当然还探讨了爱的方式、自我的认知、个性的束缚和解放等。

小说中有一段幼年凯瑟琳和圣母院里的女童卓米豆相遇相知的故事线,若干年后,成为医生的凯瑟琳回到上海救治霍乱病人,和染病的成年卓米豆重逢又死别。卓米豆是我之前另一部小说《野芒坡》里的人物,故事的发生时间和地点与《帆》有交叉和重合,让自己另一部小说中的人物出现在新作里,这是我带有“游戏”性质的安排,我通过作品编排人物命运,而作品中的人物也在其中获得自己的命运走向,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乐趣。

写作者作品的互文性是个常见现象。玛姬,出于信仰给予的爱,爱,而不占有,让她收养的凯瑟琳做医生,回到中国。喜莲,脆弱敏感,永远含苞,却没有绽放过。她和女儿玉兔的自由无羁形成对比。喜莲的父亲,不懂得爱,或者说,缺少爱的能力,他实际上也是一个可怜人。和凯瑟琳相比,以上三位并不是最浓墨重彩的,但是,他们的性格层次可能更加丰富。那天的分享会里,孩子们敏感地认识到,《帆》没有绝对的主角,似乎每个人都很重要。孩子们的发现让我惊喜。

我的这部小说通过写三代华人在新西兰的生活境遇与心灵碰撞,进行了永恒的人生命题的探讨: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又将去往哪里?三代人的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但最终的答案是一致:无论我们漂泊到何处,我们永远是中国人。

有人说,《帆》可谓当代华人的“游子之歌”。我虽然没有海外漂泊的经历,但本质上,我也是一个远离故乡的游子,我生在上海,却长在南京郊区,那是一个20世纪60年代末由上海人建设的一个大型钢铁基地。可是,当我告诉别人自己长在南京时,却没有底气。因为南京城于我是陌生的,我至今分不清南京的道路和街区,我也不会讲南京的方言。但如果我告诉别人自己出生在上海,在上海人的圈子里长大时,我又无法认可上海是我的故乡。在我看来,游子并不意味着地理意义上的故乡,也不是狭义上的漂洋过海,最重要的是心灵之根,人生之根。我和很多游子一样,一直在寻找,终其一生,任何时候都需要面对不期而遇的风云变幻,并在其中认清我是谁,我又要到哪里去,完成漂泊中的成长。

在我眼中,《帆》属于儿童文学中“少年小说”及“成长小说”一类,需要孩子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实,任何文学作品,其真正的生命力都是在读者那里获得,并获得延展的。而《帆》所传递的信息是:白帆,随船只起伏于波涛,承受风的吹鼓。无论波涛还是风,都可以指向时代、社会、文化及个体人生的历程。帆的使命是鼓足勇气和干劲去乘风破浪,在世界和人生的汪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航行的方向以及理想的港湾。《帆》愿成为少年读者生命里的一叶小小的帆,吹鼓他们的勇气,带他们穿越人生的浪涛。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