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云南省楚雄市完善彝绣阵地与“妇字号”阵地融合建管制度
2023-04-13 10:45:01
中国妇女报

4月6日,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云南省楚雄州栗子园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彝绣车间里,一群彝家姐妹正忙着学习彝族刺绣,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这样做,色彩和图样是不是都更好看啦?”云南省楚雄州彝族刺绣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楚雄市彝绣协会会长李长征正手把手地指导绣娘们如何缝制图案。

“我们彝族刺绣也是中国传统名绣之一,大多做工精美、形式多样、鲜艳亮丽。”在大过口乡的绣坊里,何开美把具有彝族特色的图案、故事融入刺绣,将当地特有的马樱花、山茶花与蝴蝶、几何图案相融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枚小小的绣花针,成了何开美手中致富的“魔法棒”。何开美靠着这一技之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线上做起了彝绣带货直播,并凭借这门手艺将老家的平房建成了三层小洋楼。

近年来,楚雄市妇联把彝绣产业作为助力妇女就业创业及帮助留守儿童留住妈妈的重要产业来抓,围绕“区域有园区、县县有企业、乡乡有绣坊、村村有绣娘”目标,发动各级妇联干部、执委、巾帼志愿者深入全市15个乡镇154个村(社区)2880个小组123479户家庭,696家“两新”组织开展走访调研,发动3000余名妇女同胞发展彝绣产业发展,引导1000余名外出务工“妈妈”回乡传承发展彝绣技艺。

“过去家里的生活都是靠孩子父亲一个人在外打工,日子过得紧巴巴。”三街镇绣娘王兴会说,“这些年我参加了彝绣培训,成为一名绣娘,如今在家里就可以挣钱,还可以照顾孩子,干活顾家两不误。”

王兴会的一件绣品就卖了2000元,这让她十分高兴:“现在家里主要生活开支用的都是我刺绣赚来的钱。只要我踏实肯干,一年增收两三万肯定没问题。”谈起自己的“指尖经济”和未来的计划,王兴会信心满满。

据了解,楚雄市妇联通过实施彝绣订单“三个一批”行动,探索“非遗文化+市场产品+旅游体验+就业致富”发展新路径,以妇女之家、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阵地,完善彝绣阵地与“妇字号”阵地融合建管制度,发放创业“贷免扶补”和“小额担保”贷款72户1339.6万元,培育出一批“小而强、小而优”的彝绣企业和“专精特新”彝绣骨干企业。

楚雄市妇联常务副主席李欣君高兴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借助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2022年我们就帮助全市2.1万名绣娘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共生产销售彝绣产品50多万件,销售收入达到4500多万元,人均增收3.6万元,妇女在家门口就能创业增收,切实将彝绣做成了‘把妈妈留在身边的产业’。”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