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完善政策体系,为年轻家庭养娃赋能
2024-03-28 09:03:34
人民政协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优化生育假期制度,完善经营主体用工成本合理共担机制,多渠道增加托育服务供给,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自2021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以来,政府工作报告已经连续多年关注生育话题。

 

自放开三孩政策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健全生育配套服务,鼓励生育、完善生育支持体系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中国人口形势报告2024》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2023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0左右;晚婚晚育、不婚不育现象日益凸显,近年来多省男女平均结婚年龄均超过30岁,结婚率连续9年下降,2022年已降至4.8‰,预计2030年20~35岁主力育龄妇女规模将比2022年减少27%,其中25~30岁生育高峰期妇女将减少18%,这些将进一步助推我国育龄妇女的显著高龄化趋势,国家的人口形势正面临严峻挑战。

让单身女性冻卵合法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年龄是影响生育能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卵泡数量和质量逐渐下降,尤其在35岁以后呈现断崖式下降,无法逆转。由于愈加严重的晚婚晚育,出生缺陷率和不孕不育率的逐年上升,催生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到医院咨询能否在较佳生育年龄先冻存卵子,这种情况被称为与年龄相关的生育力保护保存,也是国际生育力保护保存指南中的主要适应证之一。”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生殖医学首席专家卢伟英介绍,我国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的《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中对辅助生殖需求进行问卷调研显示,超6成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其中30~34岁意愿最高,高学历意愿更高。

“当前,鼓励生育已是我国人口政策的主流趋势,面对单身大龄女性群体在不断扩大的现实,用现代技术让单身女性群体适龄保住她们的生育力应该是鼓励生育的良策之一。”卢伟英认为,冷冻卵子技术可使女性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合适的伴侣,以及更稳定的家庭环境、更高的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更好的生活条件与更好的育儿方式。

“但是卵子冷冻的活产率受患者年龄及冷冻卵子数量的影响,建议有生育力保存需求的女性应尽早即更年轻时进行卵母细胞冷冻和妊娠。”卢伟英呼吁,绝大多数未使用冷冻卵子或有多余冷冻卵子的女性,可选择将其卵子捐赠给研究机构或其他不孕女性,这样既有利于人类生殖领域研究的进步,又能解决丧失生育力家庭的生育问题。

“我国原卫生部2001年发布、2003年修订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规范》中明文规定‘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意味着单身女性无法使用冻卵等辅助生殖技术来保存和行使自己的生育权’,这与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环境、医学技术、人口政策等已不相适宜。因此,在人口新形势下我们在鼓励适龄婚育同时调整辅助生殖相关政策,让单身女性冻卵合法化,已成为大众的呼声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卢伟英强调,否则因社会有需求而法律存在真空,将把越来越多的单身女性推向无安全保障的法外之地。

“因此,加强生殖健康科普,提倡适龄婚育仍是工作重点。”卢伟英坦言,这需要完善辅助生殖顶层设计、优化相关法律法规、使单身女性冻卵合法化,打通辅助生殖相关技术、伦理、法律之间的屏障。还应明确监管主体、规范监管程序、确定监管细则,卫生健康委应与公安、检察、法院构建联合管控网络,将法律监管资源更多投入在确保冻卵服务提供者对寻求冻卵服务女性知情权、健康权的保障。同时,禁止盲目宣传尤其以商业为目的的卵子冷冻,建议只在卵子冷冻技术成熟、管理规范,具备综合生育力保存能力且具有合法辅助生殖技术资质、正式运行5年以上、取卵周期数在1000周期/年以上的机构中进行,并建立退出机制。对于放弃存储而被捐赠给他人用于生殖的卵子可按照“精子库”管理模式构建合法化“卵子库”。

健全完善儿童福利制度,破解低生育难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查显示,经济负担重、子女无人照料和女性对职业发展的担忧等因素也已成为制约生育的主要障碍。“健康的人口结构是大国兴旺繁盛之命脉,也是稳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问题。出现低生育现象是众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中,个体本位的强化是当代青年不想生的内在原因,家庭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是当代青年不愿生的重要原因,生育养育成本不断攀升是当代青年不敢生的现实原因。同时,30多年‘独生子女政策’的宣传、实施,‘少生晚育’也早已固化为社会主流思想。”在全国政协常委、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张复明看来,虽然,国家先后实施了“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但并未根本撼动“生一个挺好”“晚婚晚育”的生育观。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我国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低生育问题。要发挥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作用,实施生育支持政策,构建积极有为的儿童福利制度,促进育龄青年想生、愿生、敢生、早生、乐生,保持合理的人口更替水平。”为此,张复明建议:

积极培育新型婚育文化理念,重构生育观念。大力宣传新型家庭价值观,倡导适龄婚育、代际传承、重视养育、优生优育等家庭价值理念,使其成为适龄青年内心尊崇、日常践行的生育观。发挥中央社会工作部职能作用,引导儿童类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助力儿童福利政策落地落实。同时,在涉及儿童资源分配时,按照儿童优先的原则,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全面构建婚育友好型社会。

建立健全儿童福利法律体系,高位推进生育。尽快颁布儿童福利法,建构我国儿童福利法律制度,明确界定政府、社会和家庭的职责,将政府责任上升为法律上的权利义务,理顺“家庭-国家”的育儿边界及福利关联,制定更加科学的儿童福利综合方案,强化国家对家庭的支持力度,实现促进儿童发展和促进家庭生育两个目标。

全力打造全周期育儿政策措施,形成促育合力。尝试建立生育、养育与育儿父母的养老相挂钩的社会福利激励政策,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积极拓宽筹资渠道,发挥好预算内投资的引导和撬动作用,发展普惠性托育服务,重视社区托育服务,引导探索家庭托育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盘活资源,满足多层次托育需求。加强对托育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推动托育机构专业化健康发展。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