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北京疾控:预防妊娠期糖尿病,不做“糖妈妈”
2024-03-27 11:11:45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对于孕妈妈来说,“糖筛”一词并不陌生,它是孕期必做的一项检查。如果“糖筛”不合格,就意味着可能得了妊娠期糖尿病。

那么,为什么明明怀孕前血糖是正常的,怀孕后就成了糖尿病患者呢?它的危害又是什么、应该怎么预防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妊娠期糖尿病。

1.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代谢异常疾病。

在妊娠第24~28周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空腹、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阈值分别为5.1、10.0、8.5mmol/L,任何一个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即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

2.为什么会得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后,孕妇身体会发生一些改变,

如对葡萄糖的需求量增加、自身会产生抵抗胰岛素的物质(如胎盘生乳素、雌激素、孕酮、皮质醇和胎盘胰岛素酶等),这些因素均可能会导致妊娠期糖尿病。

另外,妊娠前超重或肥胖、高龄孕妇、巨大儿分娩史、多囊卵巢综合征者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在我国,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快速增长以及生育政策调整后高龄产妇的增加,妊娠期高血糖也成为妊娠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3.妊娠期糖尿病会造成哪些危害?

首先,对孕妇来说,血糖异常能导致妊娠期间出现如阴道炎、产褥感染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如果妊娠期糖尿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眼底出血等视网膜病变和酮症酸中毒。

并且初次妊娠时若血糖控制得不好,再次妊娠时糖尿病的复发率可高达60%,且近半数人群会发展成2型糖尿病。

其次,对胎儿来说,孕早期的高血糖存在胎儿致畸风险,增加流产、早产、死胎等不良后果的概率。

此外,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使胎儿宝宝生长发育受限、体重过低,或者导致巨大儿出现,进而使新生儿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固醇血症等发生率升高。

4.如何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饮食

明确并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通常情况下,孕妇在怀孕早期的热量需求与孕前类似;而到了怀孕的中晚期,则需要适当增加热量。

一般来说,妊娠早期不低于1600千卡/天,妊娠中晚期1800~2200千卡/天为宜。为避免孕妇血糖急剧升高,可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来进食。

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控制在每日摄入总能量的10%~15%、30%、30%,每次加餐的能量可以占5%~10%。

摄入食物应多样化,保证各营养素的供能占比,适当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包括富含铁、叶酸、钙、维生素D、碘等的食物,如瘦肉、家禽、鱼、虾、奶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运动

妊娠前和妊娠期的规律运动可明显降低正常体重孕妇、尤其是超重和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无运动禁忌证的孕妇,1周中应至少有5天进行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推荐如步行、快走、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抗阻力运动。

运动中一旦出现阴道流血、有痛觉的宫缩、阴道流液、呼吸困难、头晕等情况时,应停止运动。运动期间,孕妇应该穿宽松的衣物,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在高温和高湿度环境中运动。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