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元明时期丽正门的变迁
2022-11-03 16:53:33
北京晚报

▌刘永加

正阳门城楼的修缮在年内进入全面施工阶段。熟悉北京城的都知道,正阳门的前身叫丽正门,从元大都开始,直到明正统初年,方才更名为正阳门,这个名字前后使用了近170年。

在这一百多年中,这座城门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资料图 巍然屹立于中轴线上的正阳门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大气。潘之望摄

元朝统一中国后,元世祖忽必烈为了“南临中土,控御四方”,决定迁都燕京,后来历经九年才完成城垣及宫室建设,全城共设十一座城门。据元代史学家陶宗仪《辍耕录》载:“城之正南曰丽正,左曰文明,右曰顺承,正东曰崇仁,东之南曰齐化,东之北曰光熙,正西曰和义,西之南曰平则,西之北曰肃清,北之西曰健德,北之东曰安贞。”

丽正门,就是元大都的南城垣正门。自建造时,丽正门就被确立为“宅中定位”“仰拱宸居”“昭示万邦”的“国门”地位。元代诗人欧阳原功为丽正门写过一首诗:“丽正门当千步街,九重深处五云开。鸡人三唱万官集,应制须迎学士来。”

元熊梦祥《析津志》也载:“正南出周桥,灵星三门外分三道。中千步廊街,出丽正门,门有三,正中惟车驾行幸郊坛则开;西一门,亦不开,止东一门,以通车马往来。”

正是由于丽正门具有宅中定位、经纬四通的优势,在元初期这里便形成了大都城一处比较繁华的区域。

《析津志》中对此有记载:“世皇建都之时,问于刘太保秉中定大内方向。秉中以今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树为向以对,上制可。遂封为独树将军,赐以金牌。每元会圣节及元宵三夕,于树身悬挂诸色花灯于上,高低照耀,远望若火龙下降。树旁诸市人数,发卖诸般米甜食、饼糕、枣面糕之属,酒肉茶汤无不精备,游人至此忘返。”

元大都城所设的十一个城门,包括丽正门,最初都没有瓮城和箭楼,所以丽正门也是仅有城楼一座。到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陈友谅、朱元璋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元朝政权风雨飘摇。为了守住大都,当年十月,元顺帝“诏京师十一门皆筑瓮城,造吊桥”,仓促建设了包括丽正门在内的十一座城门的楼铺之制。

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王朝后,洪武元年(1368)八月,派征虏大将军徐达率军攻陷了大都城,不久,“大将军徐达命指挥华云龙经理故元都,新筑城垣”。这次修筑北平城,主要是为了加强军事防御,除将旧城北垣南缩五里,废东垣、西垣北侧之门外,一切均沿袭元大都旧制。

据《洪武北平图经志书》记载:“旧土城一座,周围六十里,克复后以城围太广,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创包办砖甓,周围四十里。其东南西三面各高三丈有余,上阔二丈;北面高四丈有奇,阔五丈。濠池各深阔不等,深至一丈有奇。”这次对北平府的扩建,就是在土城垣的基础上,加包了砖石,挖深了濠池,以加强防卫。

明永乐元年(1403)一月,明成祖朱棣下诏改北平为北京,暂称“行在”,并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北京的宫殿和城垣。永乐年间对北京城垣的修缮和移建工程,前后进行了十余年,东南西三面总计新筑城墙2700余丈,又在全城外侧加瓮砖石,并改西垣的和义门为西直门,东垣的崇仁门为东直门。

这期间,他把元大都的南城垣南移了近一公里。到了永乐十九年(1421)一月迁都时,城墙的移建和增筑才告完成。原丽正、顺承、文明三门随南垣南移建设。丽正门移建新址后,仍称丽正门。

明正统元年(1426)十月,为加强京师的防御能力,明英宗朱祁镇再次开始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垣,在京城九门增修瓮城、箭楼、城壕、桥闸等军事防御措施,用了三年多时间,直到正统四年(1430)四月,方才完工。这次对北京城垣的大规模修建,不仅完善了各城门的“楼铺之制”,而且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丽正门更名为正阳门。据明《工部志》载:“更名丽正为正阳,文明为崇文,顺承为宣武,齐化为朝阳,平则为阜成,余四门仍旧”。

在这次修建中,正阳门的规格得以大大提升,不仅箭楼设门,而且瓮城左右皆设门,并在左右门上加盖谯楼即闸楼,而其他城门瓮城内侧仅设一门。正阳门正式成为了京都正门。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为抵御蒙古俺答汗部不时对京师的袭掠,保护正阳、崇文、宣武三处关厢百姓,明世宗敕令修筑外城。正阳门又成了京师内城的正门。此后,虽经多次重建修葺,正阳门局部或略有调整,但其方位与名称没有再发生变化。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