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林怡:妇联如何助力女性拥抱数智时代?
2025-03-12 16:11:26
央视新闻客户端

“数字时代,重视妇女的增技赋能,不仅是妇女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充分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林怡在接受《会里会外》专访时的介绍,正是妇联工作与时俱进、服务大局的生动诠释。

作为维护妇女权益和促进妇女发展的重要力量,妇联在“创新服务”的航道上勇立潮头,以依法维权为基石,以生育友好政策为突破,在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科技自立自强等主战场上,新时代妇女工作勾勒出独具特色的实践路径。从“热线+”的多方联动到AI激活女性“数智潜能”,从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到“爱心妈妈”结对帮扶,妇联将服务能力转化为摸得到的民生温度。

林怡表示,妇联始终与女性同行——以创新服务回应时代需求,以务实行动书写平等篇章,让“她力量”在社会发展的浪潮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以下为部分访谈实录:

一键守护,12338热线维护妇女权益的“隐形盾牌”

12338是全国妇联自2005年开通的妇女维权服务公益热线,20年来,12338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上取得哪些成效?

林怡:为什么叫12338,以38结尾的公益热线,就是为女性服务的。自2005年运作至少已有20年了。目前在全国的省市县一级都开通了,是我们妇联组织维护妇女权益的前沿阵地,代表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连心桥。20年来的成效可以归纳为:

首先,妇联服务广大妇女的可及性提升了。让妇女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妇联,过去要写信或登门,现在拨个电话即可。各级妇联每年接听的12338来电量已经超过来信来访量。12338热线已经成为妇联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和接受维权投诉的主渠道。

其次, 20年来,依托热线妇联的维权精准性上升了。各地妇联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工作经费,升级改造硬件平台,推动热线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更重要的是积极主动联动公安法院检察院人社教育民政等部门,建立联合处理机制。

还有,就是开启了热线+模式。近年来,许多地方建立了各类政务热线协同联动机制。如北京市,由12345统一接听包括妇女维权的诉求,7x24小时提供帮助,联动20个职能部门和16区的分中心,7个自然日内办结回复。

12338热线不断更新完善,持续发挥应有的作用,请问下一步它将如何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林怡:下一步我们以12338为统一标识,打造妇联组织维权服务中心,一个实体化阵地,女性朋友们可以来到中心,得到信访接待办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法律政策咨询解答、法治宣传教育,等等多元服务。

弹性带娃,生育友好岗让职场爸妈不再“左右为难”

您认为“生育友好岗”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父母平衡工作与家庭?

林怡:这类岗位的好就好在既“灵活”又“包容”,弹性工作时间、远程办公、灵活休假等方式,可以让父母更自如地安排育儿时间,能够兼顾工作和家庭,尤其是能帮助生完孩子的妈妈们重返职场。

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除了“生育友好岗”,还需要哪些配套措施?

林怡: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就像搭积木,除了生育友好岗这个环节,更需要全方位全流程的保障。

在托育服务上,需要加大投入,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更多高质量、普惠性托育机构,解决0 至 3岁婴幼儿照护难题。

在教育资源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推动教育公平,减轻家长教育焦虑,降低教育成本。

在降低生育成本方面,将生育医疗、育儿补贴等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还要完善家庭支持政策,给予有生育意愿的家庭更多实打实的支持。

在保障职场权益方面,完善女性孕期、产期、哺乳期权益保护,打击就业歧视,同时为重返职场的妇女提供技能培训。

此外,还要完善生育友好支持措施,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大力推进公共场所母婴室、第三卫生间建设,从“一米高度看世界”的视角,推进公共空间适儿化改造。

同时,加强社会宣传,消除对生育家庭的就业歧视,共同助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帮助女性积极拥抱“数智时代”

林委员您去年提交过关于“为农村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创造有利条件”的提案。您认为应该如何鼓励农村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林怡: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专门纳入了深入实施乡村巾帼追梦人计划内容,就是:赋能农村妇女,实现自己的梦想,助力乡村振兴的计划。

我去年的一个提案是关于(如何)“为农村妇女参与数字经济创造有利条件”。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妇联推动的三项很受欢迎,也富有成效的培训。

第1个项目,我们联合中组部、农业农村部等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高素质女农民培训。培育一批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和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女农民。

第2个项目,是赋能乡村巾帼新主播。我们抓住数字乡村建设契机,积极开展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新技术新领域的培训,引导妇女参与电商、直播带货,推动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

第3个项目,是培育乡村巾帼新农人。我们鼓励并支持女大学生女农民工退役女军人返乡入乡创业。开展手工,乡村旅游等培训,助力他们成为新农人。

今年,我们将更大力度开展农村妇女培训,培育更多的女性“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乡村工匠、带货主播等,助力她们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更加亮眼的成就。

2025年讨论最热的话题,莫过于人工智能。您怎样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林怡: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就业市场,而且这个影响和改变应该是不分男女的。但是,重复性、低技能岗位面临更高的替代风险,比如服务行业,而女性在服务行业占比更高,AI发展给女性带来的就业竞争压力比男性要大一些。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包括AI在内的数字技术领域,妇女也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数字技术打破时间、空间束缚,为女性提供灵活的就业空间,女性灵活就业趋势上升。

数字时代,重视妇女的增技赋能,不仅是妇女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社会充分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我们相信在党的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将进一步激发女性“数智”潜能,赋能女性全面发展,实现数字时代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

向世界贡献“她力量”的东方答案

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至今已经30年了,对这次大会的纪念,为什么会持续30年?

林怡: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189个政府共同通过了历史性文件《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它是全球迄今为止最全面、最具远见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框架,旨在实现妇女和女童的平等权利。北京世妇会是世界妇女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球妇女心中从未远去的盛会。

北京世妇会召开30年来,我们为推动妇女事业发展方面提供了中国方案、贡献了中国经验,您觉得哪些经验特别值得国际社会借鉴?

林怡: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实现男女平等作为自身奋斗目标之一,主张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促进男女平等发展的历程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将妇女事业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统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将保障妇女权益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将关于男女平等的政治承诺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妇女主体地位、发挥妇女主体作用。

三是坚持发展优先,在发展中保障妇女权益、靠发展改善妇女民生。

四是坚持立足国情,促进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五是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将保障妇女权益系统纳入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各方面。

今年,我们和联合国妇女署在北京共同主办全球妇女峰会,是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倡议的重大外交活动,是一场妇女事业发展盛会,彰显中国的影响力、引领力、号召力,体现中国的责任担当,必将为促进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继续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方案。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