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人大官宣多校区发展战略!明确这个校区“C位”身份……
2025-03-26 15:25:33
首都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近日对外发布多校区发展战略,明确通州校区将成为主校区。2025年秋季学期,通州校区将全面正式投用。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在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苏州校区和张自忠路校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在雄安新区、广东深圳、浙江义乌、福建福州、四川宜宾、福建南平等地新设或升级建设了一系列教学科研机构。其中:

中关村校区、通州校区以及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将共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首都经济圈建设。

苏州校区、“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全面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助力区域协调发展。

深圳研究院、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福州研究院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福州的生动实践,助力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长江经济带研究院和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分别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南水北调绿色生态高质量发展。

张自忠路校区、中华文明武夷研究院、中国清史北方研究院和南方研究院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精髓要义,努力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赓续传承中发扬光大作出重要贡献。

到2035年,中国人民大学将构建起覆盖全域、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人大创新生态网络体系。

 

中关村校区

中关村校区将锚定国家战略与科技创新,加快推进校区东部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的理工学科,持续拓展“学术世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提升文化出版产业能力,升级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中心、高端智库和创新高地,努力构筑高端培训新格局,加快打造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基地。

 

通州校区

通州校区是新时代党和国家支持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之举,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重要阵地、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园地、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平台和提升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窗口,未来是学校的主校区。

通州校区建设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北京最美、独具风格、人大气派”的新时代示范校园,自2024年9月先期运行以来始终保持平稳高效运行。

2025年秋季学期,通州校区将全面正式投用,28个教学单位将正式进驻,通州校区将迎来2025级硕士研究生新生。学校将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运行保障、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各项机制,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更加温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保障。

 

苏州校区

苏州校区是学校新时代的“新增长极”、提升国际性的“新引擎”、服务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新战略支点”以及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助推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