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蒙以养正
2023-06-01 14:34:07
北京晚报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

儿童节这天,父母可以多陪陪孩子,全家一起做顿丰盛的晚餐。为了有个仪式感,可以送给孩子所喜欢的礼物。当然礼物不仅仅就是玩具、衣服、零食,不妨找点有意义的。也可以尝试换个特别的方式,来一场头脑风暴,借机远离电子产品,能够勤于动手动脑,练书法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从观摩敦煌资料入手,可以确立初步的观念。敦煌作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不仅有壁画和彩塑雕像,更有不计其数的书法珍品。这些来自于民间的文本,既有原生态的书法价值,更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展现了古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就练书法而言,古今同理,强调“从娃娃抓起”,练好“童子功”,一生受益,不仅可以接受书法的熏陶,更主要是能够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书法一定要苦练,讲究正确的方法,无论临摹还是创作,需要坚持,有的一个字甚至要反反复复练习,精益求精。《走马楼习字简》中一个“之”字就写了十几遍。此外,都会强调注重文化修养。再者,如果不认真、不到位,就要受到惩罚。

但古今不同的是,大环境不同了,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可以努力经营自己的“小环境”,在书斋里营造适合的氛围。第二个不同点是方法差异,现在练字的目的性太强,甚至可能背离初衷,有些必要步骤被刻意省略,不利于夯实基本功。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古人的书法和人生基本上是同步的,幼年开蒙了就学写字,同时读四书五经,读《千字文》、《百家姓》等。技法与文化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尤其是修养,不可能通过恶补来实现提升,必须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濡染。

儿童常见的习字范本,主要有几类,一是《急就章》、《千字文》、《百家姓》、《开蒙要训》等蒙学类,既能诵吟,也能抄默。这些在今天依旧是范本。往大里说,就是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二是专门的名家字帖,如褚遂良《圣教序》。三是专门制作的经学与书法合璧之范本,如清代所刊刻《十三经集字摹本》等。由此来看,对古代儿童而言,练字是基本素养,必须花大力气。

不能不说,当前儿童书法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基本上趋于“成人化”思路,各种功利思想的负面影响,需要警惕。路子要对,方向要明确,因为这是“第一口奶”,须咨询专业书家,注重保留儿童的天性,有名师更好,最起码是“明师”,避免操之过切的做法,比如直接临摹培训班老师的字,以求“速成”。明代丰坊所著《童学书程》,乃书法史中唯一的关于儿童学书的专著,不一定完全遵从,可参考,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路子,循序渐进,终有所成。“墨缘”版有丰富的栏目,坚持倡导经典,多加关注,必定受益无穷。

赵之谦说过,“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在儿童书法教育中,一定要关注儿童的天性,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激发最大的兴趣,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不负韶华。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