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孩子怕输怎么办?聪明家长这样做!
2025-05-09 13:04:04
北京学生健康教育中心

“妈妈,如果我输了,你会觉得丢脸吗?”孩子的这句话,刺痛了无数家长的心。生活中,许多孩子因为害怕失败而逃避挑战,甚至因一次失利陷入自我否定。

其实,孩子“输不起”的背后,隐藏着对父母认可的渴望和对自我价值的迷茫。如何引导孩子从“怕输”到“敢赢”?这4个方法家长一定要知道!

 

一、接纳情绪

先处理心情,再解决问题

当孩子因失败伤心时,家长的第一反应至关重要。此时切忌说“这有什么好难过的”或“你太笨了”,这会让孩子感到不被理解。正确的做法是:

共情安抚

告诉孩子:“我知道输了很难过,妈妈小时候比赛输了也会哭,这很正常。”

允许发泄

给孩子一个拥抱或安静的空间,等他情绪平复后再沟通。研究表明,情绪被接纳的孩子更容易建立抗挫力。

案例

美国育儿专家Sari发现,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保持平和的态度并给予理解,反而能让孩子更快恢复信心。

 

二、强调过程

用“成长视角”代替“结果评判”

孩子怕输,往往是因为家长过度关注输赢。试着将评价重点从“结果”转向“过程”:

具体表扬努力

不说“你真棒”,而是说:“你今天写作业时特别专注,比昨天快了10分钟!”

复盘经验

与孩子一起分析:“这次比赛为什么没成功?下次可以怎么改进?”

心理学依据

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关注努力而非天赋的孩子,更易形成“成长型思维”,敢于面对挑战。

 

三、以身作则

父母的“输赢观”是孩子的镜子

孩子会模仿父母对待失败的态度。如果家长因工作失误焦虑抱怨,孩子也会对失败产生恐惧。建议:

分享自身失败经历

比如告诉孩子:“爸爸曾经因为粗心搞砸了项目,但后来我总结了教训,现在更细心了。”

传递积极态度

家庭游戏中,父母可以故意输掉比赛,并坦然说:“虽然输了,但玩得很开心!”

真实故事

篮球小将Wade的父亲在儿子比赛失利后,展示自己曾经的失败视频,教会孩子“享受过程比输赢更重要”。

 

四、分解任务

从“我不行”到“我可以试试”

畏难的孩子常因目标过大而退缩。家长可通过“任务拆解”降低难度:

设定小目标

比如孩子害怕演讲,先让他在家里练习,再逐步增加听众。

用语言赋能

教孩子说:“我现在做不到,但多练习几次就会进步!”

工具推荐

使用计时沙漏或任务清单,让孩子直观看到进步,增强掌控感。

孩子怕输,不是性格缺陷,而是成长路上必经的课题。正如一位父亲对孩子说的:“我爱你,不是因为你赢了,而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 父母的接纳、引导和榜样作用,才是孩子敢于直面失败的底气。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