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首开青年:在北大红楼奏响青春奋斗之歌
2023-04-28 15:11:51
北京日报

流水争先,靠的是绵延不绝;薪火相传,靠的是代代接续。一种精神的传承,需要无数有志青年挺起脊梁,持续接力前行的火炬。在北大红楼,伴随着玉兰花香,青春与奋斗的歌已响彻百年。走过战火,踏进和平年代,那抹红依然是青春与奋斗的底色。每天清晨,早早唤醒北大红楼的,是来自首开集团的亿方物业团队。从清洁到巡查,从物品摆放到秩序引导……两年前,他们入驻到北大红楼项目,与这座红色地标共同成长,将“红色精神”延续至今。

自去年至今,亿方物业团队中有四位年轻人又有了新的角色——讲解员。在做好物业服务的同时,他们还要根据需要承担讲解任务。角色的转换看似平常,背后的故事却注解着他们的青春价值。

物业员工“变身”志愿讲解员

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依托北大红楼建立。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共产党北京早期组织诞生地,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掀开了中国革命的红色序章。

北大红楼共有四层,包含59间展厅,最繁忙的时候,日参观游客多达2000人。为了让游客深入地了解这段伟大的历史、有更舒适的游览体验,讲解员的岗位至关重要。跟随着讲解员的描述,参观者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战火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彼时中国青年的意气风发。

日常的讲解频率为一天两次,分别为上午九点半和下午两点半,另外还有公务接待、团队参观等活动需要讲解员带队。

根据北大红楼社教部工作人员介绍,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讲解员,需要经过重重考核。了解北大红楼历史沿革、熟悉纪念馆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流程、学习安全逃生和急救知识……都是成为一名讲解员的必经之路。在培训过程中获得知识储备的同时,能够针对性地解答讲解词中的相关问题,并配合引位站位、礼仪姿态、语音语调。“从零基础到能讲解上岗,讲解员的培训周期最快是4个月,但其成熟度要通过时间沉淀,需要静下心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随机应变能力,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位工作人员说。

招聘讲解员的公告发出后,吸引了诸多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青年报名面试,但能通过上述考验的却并不多。正如首开亿方物业北大红楼项目经理温烨琨所说:“只有对这段奋斗历史感受深、对这种红色文化感兴趣的人才能真的乐在其中。”

直到去年年初的一天,他注意到一个常常驻足在展馆中的身影,挺拔的后背支撑着瘦削却平直的肩膀。这个身影走遍了北大红楼中的近60个展馆,熟悉每一件展品的摆放位置。

这个身影温烨琨并不陌生,她是来自亿方物业团队的楼层巡视引导员王爽。日常负责着北大红楼内访客登记、秩序引导等工作。

看她兴致勃勃地观赏着这些展品,温烨琨想到最近北大红楼正在招募讲解员。“我鼓励她去试一试,也算完成自己的一个愿望。”温烨琨说。

就这样,王爽鼓起勇气去尝试了新的角色,也就此开启了她职业生涯的新篇。作为楼层巡视引导员,她负责巡视整个楼层。每次巡视对她来说,都像是一次对馆内历史文化的浏览。“当我看到那些陈列在馆内的旧物件,就会不自觉地被它们吸引。”王爽说。每一本书籍,每一幅画作,每一座浮雕,似乎都会引发人无限的遐想。终于,有一个机会,她可以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表达她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意。从前,每每听到《新青年》的创刊故事,她都会被百年前青年的革命精神所打动;展馆内泛黄的报刊、杂志,她都会细细阅读,体会文字中蕴含的奋斗故事,无声却又有力。

“《新青年》从1915年9月创刊到1926年7月终刊,共出版63期……深刻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在王爽的引导下,参观者仿佛乘上了穿越百年的时光机,回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思想的火炬、精神的感召、青春的力量在这里汇聚成蓬勃的历史潮流。

三万字讲解词内熟于心

在清晨的阳光中,23岁的王爽拎着包快步走进北大红楼。到达办公室,她找出那篇已经翻看十余遍的声母练习材料,将椅子向办公室中间移动两米,为了与大家坐得更靠近些。讲解员们的早读就从这一刻开始了。《红楼八本丛书》《治国理政》等都是在北大红楼工作的青年们必读的著作,“为了‘知天下事’,党报党刊是我们每天必须要浏览的。”王爽说。

早读结束,王爽打开电脑,温习一遍讲解词,在脑海中循环重复着自己偶尔卡顿的词句,换上鞋子,带上扩音器,走出办公室,准备为第一批参观者做讲解。

春寒料峭,依然身着冬天长款制服外套的王爽快步疾走,大衣的下摆边缘轻轻扬起,像是海边交错的潮汐,她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精彩熟练地讲解,恰到好处的微笑,在参观者看来,讲解员的工作似乎并不难。但只有真正投入的人才会懂,“唯手熟尔”这句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背后却是汗水和心血的凝结。

初拿到讲解词,王爽被吓了一跳,“完整的版本共有三万字,此外还有贵宾版本、中小学生版本、公务版本等。”想到刚接触讲解时的情形,王爽记忆犹新。

一遍不行就两遍,背不下来就抄写。为了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王爽几乎用上了自己全部的休闲时间。吃饭时、走路时、睡觉前,那些密密麻麻的讲解词在她脑中盘旋不断。就这样,在北大红楼还没有对外开放的日子里,王爽熟悉了每一个物件背后的故事。直到现在,随机地走到一个展品面前,她都能将展品背后的那段历史和盘托出,如数家珍般讲述一个个故事。“即使已经正式上岗一年,我觉得每一次讲解过后,自己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与王爽几乎同时成为讲解员的还有同样来自首开亿方物业团队的赵宇。他比王爽还年轻两岁,即使身着西装,仍是一副稚气未脱的模样。初到北大红楼,这栋建筑的独特风格便深深吸引了他。“当时对这座建筑并不是很熟悉,于是就想要了解这栋民国建筑背后的历史。”赵宇说。

第一次旁观讲解员的工作,赵宇便被深深打动。据他回忆,不论走到哪个展馆、哪个展品面前,讲解员们就像大脑内部有一个开关一样,能够将其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换做是我,能做到吗?”这样的疑问时常徘徊在赵宇的脑海中。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参观者较少的情况下,赵宇会走过北大红楼的每一个角落,将展品的文字说明通读几遍,通过短短几行字,去感受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

事实上,赵宇对于背诵这件事并不在行,要背下三万字的讲解词对于他而言并非易事。但随着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理解,他好几次被这段百年前的历史震撼着。他常常把自己带入到那个充满革命与牺牲的年代,设身处地地感受革命先辈们“奋斗”“自强”的精神。上班时间不够,那就晚上回家背到深夜;工作日时间不够,那就利用休息时间。就这样,每一块时间碎片被赵宇捡起,他用大段大段的讲解词将这些时间联结,成为了如今从他口中流淌出的生动故事。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像王爽与赵宇这般的向上青年,挺拔地站在展厅中,用生动的语言还原着段段历史;我们看不到的,是百年前,诸多与这二位青年年龄相仿的有志之士,用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换来了民族的觉醒,换来了强国的出路,换来了如今的美好生活。

“重复重复再重复”

与王爽、赵宇不同,王种雯对于博物馆工作的兴趣在高中时期就已落地生根。当时,她在其他城市游览当地的历史博物馆,旁边的游客将她认成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向她咨询了一个关于文物的问题。“那道题恰好是高中历史书上的内容,所以我正确地给他解答出来了。”听着对方的感谢,王种雯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次的经历,让她对博物馆的工作产生了兴趣。

王种雯住在昌平区,为了与大家一起早读,她每天早上七点左右就已经走出家门。通勤的路上,她偶尔会微微打盹,为一天的工作养足精神。但更多时候,她会拿出讲解词,让每一句话与脑海中的走位重合。

对于王种雯而言,这份工作的难点不仅仅在于几万字的讲解词,更在于跟讲解词完全适配的走位与手势。从前,她看其他讲解员工作时,一字一句都自然,一步一动都流畅,而真正投入这份工作,却并没有那么轻松。

“我们要时时刻刻面对着观众,因此我们要学会倒着走,尽量不让游客看见我们的背影。”同时,还要时刻保持端庄,肩平背直,挺胸收腹。向参观者展示物件时,手心的角度、手腕的高度和手肘的弯折度都有着严格的范围要求。

为了让每一个动作、每一步走位都达标,王种雯反复练习,强迫自己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形成肌肉记忆。自从成为讲解员以来,时刻保持最佳精神状态已经成了她的习惯。

事实上,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非常耗费体力精力,这个不到24岁的女孩却能在进入北大红楼的前一秒就迅速调整好工作状态。她整理好耳鬓旁的碎发,昂起头走向晨光中,向人们动情地讲述着红色故事。“每天的运动量大约都在2万步左右,这是我工作的勋章。”

而另一位解说员杜思怡近来却颇为苦恼。由于外出时发生意外,骨折的她打上了石膏,需要在家静养一个星期。“我怕再回到岗位上的时候,讲解词和走位都生疏了,所以这几天在家一直在温习。”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老师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讲解”这项工作更是如此,需要在一次次的实践中熟练,在一次次的检验中弥补短板。

在北大红楼做讲解员,是杜思怡的第一份工作。在此之前,她对于北大红楼背后的历史故事并不十分了解,更未曾想到自己会成为联结这些展品与观众的重要桥梁。

杜思怡坦言,这项工作不仅难度大,而且要求她有较强的承压能力。作为处在北京中轴线上的红色地标,北大红楼每天都有诸多参观者慕名前来。对于他们而言,眼前的这位讲解员,便是他们在游览过程中唯一的“老师”。因此,有很多更细节、更深层次的问题,参观者会向讲解员提问。

“这张照片是在哪里拍的?”参观者一个不经意的提问,难住了杜思怡。这是她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出于职业素养,她以最快的速度镇定下来,向参观者致歉,“之后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感谢您的提问。”

这一次讲解结束之后,她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查找历史资料,最终找到了正确答案。从此,这个答案被她铭记在心。如今,每次走到那间展厅,杜思怡甚至会主动地说出这张照片的来历和拍摄地。“处在这个岗位的时间越长,我的感受就越深。讲解员不是一个‘背词’的工作,相反,要当好一名讲解员,需要非常深厚的知识积累。”

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沉淀中,几位正值青春年华的讲解员,用汗水浇灌着燃烧的岁月。在他们看来,这些困难不算什么,“百年前,与我们年龄相仿的革命先辈们,经过了多少磨难,才换来了光明?”

如果说庞杂的讲解词、规定的走位和严格的仪态管理,构成了井然有序的框架,那么四位讲解员则在这幅画框中自由发挥,用不同的语调和神采,踏出了风格各异的青春舞曲。

作为志愿讲解员,四位青年每结束一轮讲解工作后,回到办公室仍然没有时间休息。打开文件,松一松领口,把白衬衫的袖子挽起来,物业的本职工作一定不能落下。作为楼层巡视引导员的王爽和赵宇开始整理每日的签到表,把未来几天巡展的大纲继续完善,每天下班之前看一遍北大红楼后台留言板上的参观者留言;王种雯要收集多方文字资料,杜思怡则是继续完成展馆的宣传稿件。

只有在这时,他们的后背才能稍稍放松一下。电脑运转的声音嗡嗡作响,配合着打字的清脆,有节奏地交响。可看似轻松的片刻,也需要绷紧一根弦,随时待命。只要听到召唤,他们会立刻起身,进入“讲解”状态。

成长的列车驶过青春岁月时,总是无声。但我们知道,那轰隆隆的汽笛,就藏在身边的每个缝隙里。奋斗的青春,可能是王爽忙碌一整天都没有时间拿起来的水杯,可能是赵宇在结束讲解工作之后再紧锣密鼓制作的表格,可能是王种雯脑后轻轻挽起的长发,可能是杜思怡搜索栏中的每一个问答……

“每个人要有融入感和荣辱感,带着自发的自豪感去服务红楼。”这是温烨琨对全体首开亿方物业人员的要求。作为五四运动重要策源地的北大红楼是青年的精神堡垒,百年前的红楼,有识的青年人从这里出发,拉开了爱国风潮。穿越百年时空,新一代的首开青年们为红楼服务,用身心感受这座神圣的建筑,是对他们最好的教育与熏陶,也是对五四精神的赓续传承。

百年前,马克思主义从这里开始传播,共产党早期组织在这里成立,思想的解放在这里生根发芽……年轻的红楼服务者被革命先辈们至真至纯的理想主义触动,通过耳濡目染与不断学习,一种工作的神圣感和责任感便油然而生。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他们讲述着不平凡的故事,以青年的担当,践行着初心与使命。

结语

北大红楼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孕育地。台前,四位来自首开亿方物业团队的讲解员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红色故事;幕后,诸多首开人支撑着北大红楼的正常运转。他们擦拭着楼梯与窗沿,拂去历史的灰尘;他们指引着参观者的出入,维持井然的秩序;他们耕耘在年轻的岁月里,让自己热烈的心跳穿越时光,与革命先辈们的热血同频共振。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如今,接力棒传递到了今天的青年一代。当代青年正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奋进为船帆,勇担重任,不负期待。红色火炬传递不熄,奋发向上的精神代代相传,他们不惧困难,传承红色精神,奏响青春奋斗之歌。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