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辰河高腔音乐曲牌记谱人张慧云: 一生只为留住那些古老的旋律
2023-01-19 14:58:36
中国妇女报

·人物简介·

张慧云,1940年出生,湖南湘西泸溪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音乐编导。著有《中国辰河高腔音乐集成》,并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歌曲代表作有《湘江颂》《我最想去的地方》等。

1965年拍摄于辰溪

■ 口述:张慧云 音乐编导

■ 记录:丁纯蓝

我出生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内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上。我父亲叫张淮之,是当地的一位文人,是沈从文先生年轻时的好友,他诗、琴、书、画,吹、拉、弹、唱,戏曲和医学都很擅长,镇上的文化活动都少不了他。父亲最喜欢唱辰河高腔,他不仅会唱,还能编和导。

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当冬天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烤火的时候,父亲经常把用一根竹子做成的吹火筒横在两条大腿上,手里拿一根筷子敲打吹火筒,一边敲,一边唱。那时我只有几岁,父亲经常教我唱《安儿送米》,这是辰河高腔给我的最初印象,我也深受父亲的影响,对辰河高腔萌生兴趣。

1961年,我从吉首第一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当了一年多教师,就被调进新建的泸溪县歌剧团当演员。

如果说父亲是我喜爱辰河高腔的启蒙师,辰河高腔剧团的老艺人就是我的引路人。当演员后,我才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至今还没有曲谱,我每天目睹老艺人把曲牌一句句口授给学员,为了学会一个曲牌,老艺人必须教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才能把学员教会,非常辛苦!我问团长:“为什么不把这些音乐曲牌用简谱记下来,再教给学员呢?”团长说:“很难啊,北京来的专家都记不下来。”

我被这古老、高雅的音乐迷住了,并深深地爱上了它。但我有些不解,一切乐音都可以用音符记录下来的,为什么辰河高腔就记不下来呢?

辰河高腔是流传在湘西沅水中上游一带群众喜闻乐见的古老传统戏曲剧种,湖南省的“四大剧种”之一。流传五百多年,“向无曲谱”。其音乐既婉转优雅,又高亢粗犷,有唢呐帮腔,锣鼓伴奏,非常有特色!但是,节奏很自由,所以刚开始记谱时确实很不容易。后来我决定从“学唱”入手,如果我学会了“唱”,就能掌握行腔、节奏的规律,这样肯定能把它记下来。我认为自己能够把辰河高腔用简谱记下来,于是自觉地承担起这份工作。也就这样,我成为第一个把辰河高腔音乐曲牌记成曲谱的人。

当时我22岁,从泸溪县歌剧团调至泸溪县辰河高腔剧团任音乐编导工作。

后来,黔阳专区(现在的怀化地区)戏工室为了挽救辰河戏(即辰河高腔),成立了“辰河戏艺术遗产挖掘组”,我又被借调进挖掘组工作了半年多。我与戏工室的吴宗泽老师负责记录整理音乐资料,通过大半年的时间,我们把辰河戏高、低、昆及锣鼓音乐共700多个曲牌全部记成曲谱并保存下来。

我深深地意识到,全力挽救曾经鼎盛一时、濒临消失的辰河高腔音乐,是我的职责。

1964年以后要求大演现代戏,我从黔阳回来,承担了全团的现代戏音乐设计及编配工作。我先后为《春到苗山》《活人碑》《红云崖》《洪湖赤卫队》等多部辰河高腔剧本设计、编配音乐,还为阳戏(地方小戏)剧本《阮八姐》《阮文追》《欧阳海》《焦裕禄》《补锅》等设计编配音乐,我编配的曲子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进行改革创新,深得演员的喜爱和观众的好评,许多唱段像流行歌曲一样在当地流传开来,连小学生都会唱。

2006年,国家将辰河高腔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不辞劳苦、不惜代价地克服重重困难,全力投入挽救曾经鼎盛一时、现在濒临消失的辰河高腔音乐。

2009年,我69岁了。从那一年开始,我利用十多年时间,挖掘整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音乐曲牌300多个,以及七出折子戏的全部音乐,并清唱录制了80个好听又难唱的高腔音乐曲牌。

通过我的不懈努力,《中国辰河高腔音乐集成》(上、下卷)终于问世!这套书是辰河高腔流传五百多年来第一套正规出版、内容全面的曲谱资料。

如今,我已经是一个80多岁的老人,见证了辰河高腔大半个世纪的发展。让我付出一生心血的辰河高腔,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是“东方艺术的瑰宝”,是祖国珍贵的艺术遗产花园里最绚丽的一朵!     

余生之年,我也会发挥自己的余力为辰河高腔贡献一份理论,愿更多从事或关心辰河高腔音乐的志士仁人,继续努力为辰河高腔音乐的继承发展、繁荣昌盛做出更大的贡献,使辰河高腔这颗美丽的珍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永放异彩!

我在等待辰河高腔艺术的春天。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