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专家谈破局“女大学生就业难”
2023-01-13 17:07:15
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徐阳晨

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李洪祥:

打破“性别刻板印象”制度性弥合男女就业差异

女性就业是就业的有机组成部门,女大学生作为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更是就业中应当重点关注的特定群体。第四期全国妇女地位调查数据表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超过男性,女性的就业比例在逐步增高、就业结构也在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社会中仍存在招聘性别歧视、晋职天花板的现象。按照二十大报告“强调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晋职,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要求,应当着力解决市场需求与女性人才供给之间的协调关系,努力以观念和制度层面的男女平等,实现从业、劳动过程到就业退出的男女平等。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性别刻板印象”。针对这一观念,一方面,我们应当强化男女性别平等的宣传教育,使社会深刻意识到男女之间并不存在优劣的差异,女性是人类文明的推动者,在各行各业书写着不平凡的成就。另一方面,应当积极建立和完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律制度,既要对现有的就业歧视行为进行纠正,也要利用制度弥合生理结构导致的男女就业差异。

智联招聘董事长、CEO郭盛:

冲破就业堵点抓住业态新势潮

近年来,职场性别平等的呼声被愈加重视,越来越多女大学生获得了与男生均等的就业机会,但在细节层面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婚育是女大学生求职中的一道坎,智联招聘《2022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有61.2%的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及婚育情况。当下问题不在于婚育本身,而是企业的态度,刻板印象会使企业错失良才。我们在过往的调研中发现,女性的职场稳定性更高,在亲和力、沟通力、严谨性上更具优势。

因此,企业招聘需要分清主次,人才带来的价值是“主”,性别因素是“次”。企业应当看到女性的优势,不能被性别“一叶障目”。此外,智联招聘一项研究还发现,职场中女性HR对女性求职者的要求比男性更高。我们呼吁所有女性一起向前一步,所有企业主、HR一同为女性创造更好的职场环境。

就业平等无法一蹴而就,当下环境中,我们鼓励女大学生主动冲破就业堵点,锻造职场竞争力,给企业一个“非你不选”的理由。灵活就业、新兴行业势潮已起,女大学生也可以在这波机遇中挖掘潜力、实现价值。

人才学博士、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丁雪峰:

理性认识“慢就业”主动融入求职大环境

整体上讲,2023年女大学生就业将有三个趋势。从政府政策来讲,会有更多政策扶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根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求,各地已相继出台多项就业帮扶政策,特别是公共服务部门的增岗扩员举措,相信会着力稳定“应届生就业基本盘”;从招聘方来讲,中小企业“裁员、减招、停招、就业”问题仍在延续,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从求职方来讲,人才供给仍处于“溢出”状态。尤其是就业稳定、福利保障完善、失业风险较小的岗位,是毕业生竞争的“白热化”地带。

对女大学生就业来说,一方面要树立积极求职心态,理性认识“慢就业”。不应一味扎堆“考研考公”圈,加剧赛道竞争。要突破瓶颈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拒绝“躺平”,主动融入求职大环境。另一方面要注重在职场中持续培养专业技能特长。目前我国“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企业与求职者供需错配,女大学生自身应突破“性别刻板印象”,跨行业、跨领域打造“一技之长”,在“用工荒”中实现突围,成为行业最需要的标杆性人才。

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文法教研室讲师郭茹:

消解职业教育偏见开拓女性就业新机遇

过去一年,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成人职业教育领域出台了诸多重要政策。例如,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在这一背景下,参与职业教育的女性可以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和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特别是在我国制造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大背景下,实体制造业更注重对高精尖专业技术人才的招募,拥有智能制造背景的“蓝领工人”需求量巨大,成为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同时,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就业条件,有力消解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保障职业院校的女大学生在升学、就业、职业发展各环节与普通高校学生享有平等的机会。未来,伴随着“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也将成为女性就业发展的新机遇。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