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唐春霞:从放羊娃到科技推广带头人
2022-09-30 16:27:35
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袁鹏

“曾有人问我,你是干什么工作的?我说,我的行业就是数牛羊的,从一只两只,到四只五只,到更多,算有点成绩吧。”

唐春霞,现任甘肃省定西市畜草产业办公室副主任,说起自己之前从事的工作,唐春霞笑着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唐春霞参加中国共产党甘肃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受访者供图

唐春霞出生在武威民勤一个偏远的村子,和农村的许多孩子一样,小时候在家里当过放羊娃。“大学我特别喜欢实验课。毕业时我自己喜欢这个专业,就考了硕士。” 唐春霞毕业后被分到定西市安定区畜牧技术推广站工作,成为推广站第一个硕士研究生。

唐春霞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是通过利用当地干玉米秸秆做垫料,推广应用利于生态环保的生物发酵床,项目的实施很顺利,该项目还于2013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初次试验成功让唐春霞慢慢找到了感觉,她很快就进入工作状态中。

畜牧技术的推广常常面临不小挑战,因为受传统观念影响,当地百姓习惯了过去的生产方式和习惯,对新的畜牧技术在短时间内很难认可、接受。

唐春霞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向村民推广生物发酵床这一示范技术时的情景。

“不就是喂个羊、喂个牛吗,有什么科技……”“多耽误时间。我还赶着回去喂羊呢。”在技术培训现场,不时有农户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有人还随声附和。

“不接受,不配合。”唐春霞说,这种现象在当时的农户中很普遍。针对这一现状,她决定从培树示范户入手,通过典型的力量示范引领。

跑了好多家,唐春霞最后找到一家曾与畜牧站经常合作试验示范推广项目的农户。她和同事们为这家农户的养殖圈舍做出专门的改造方案。改造完成,农户家原来“粪污遍地流、臭气满天熏、蚊蝇到处飞”的现象不见了,圈舍里几乎闻不到什么异味,蚊蝇、粪污都不见,栏内十几头猪一头比一头肥壮。改造的成效让示范户喜出望外。很快,新技术以以点带面的形式,在农户中实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从散养、放养到圈养,不仅对养殖户来说是一种观念和方式的改变,也改变了羊的生理机能。”唐春霞说。原来羊群自由采食,获取食物较杂,微量元素都不缺,疫病防护基本可以不管,但这却是圈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圈养中的各种问题,唐春霞和同事们围绕“建什么样的圈舍”“什么品种适合圈舍”“饲料怎么搭配”“各个阶段怎样管理”“什么时候防疫”进行研究探索,优化总结高效健康养殖技术,比如圈舍的建设、选址,成羊、母羊、羔羊的哺乳期、断奶期的阶段性的饲喂措施,就地取材合理搭配饲料满足羊只多样性营养需求。

在脱贫攻坚的那些日子里,唐春霞把脚步留在了千家万户,把汗水洒进无数个牛舍羊圈。在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安定区积极推动养殖产业化发展,全区养羊专业村最多时达到80余个。

几度耕耘,终有收获。这位昔日的放羊娃,今天已经是定西市畜牧业发展技术推广服务团队的专家。她先后被甘肃省农牧厅评为全省畜牧科技推广工作先进个人,获得第九届甘肃青年科技奖、2021年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等荣誉。近年来,唐春霞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畜牧科研项目15项,多次获省科技进步奖、省农牧渔业丰收奖、市科技成果奖。其中她主持的“玉米秸秆与鲜薯渣混合裹包饲草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该项目的实施,为安定区饲草加工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唐春霞和同事们再次整装出发,依托主持实施的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把小农户纳入推动产业化进程的轨道上,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以前我是放羊娃,现在我做的还是和畜牧相关的工作,虽然岗位变了,但职责没有变化。今后我将继续干好本职工作,为定西畜牧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增收致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唐春霞说。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