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京城古“楼”知多少
2023-01-03 14:21:49
北京晚报

夕阳下的故宫角楼 摄影:刘平

▌张双林

北京的亭台楼阁中,楼与阁的比重很大。古人认为“重屋曰楼”,而阁多为贮藏物品的建筑。但有些称阁的建筑亦有多层的,乃至出现楼与阁相互不分的有趣现象。无论楼还是阁,都是古代建筑的艺术结晶,尤其在高楼大厦遍布的今天,古色古香的楼和阁更是引人注目。

古人把楼与阁区分得很清楚。以店铺名称为例,与生活方面关系密切的往往称为楼,北京饭庄业的“八大楼”便是一例,另外还有银楼、首饰楼、梳妆楼、绣楼及戏楼等与生活相关的楼。而阁则侧重于文化,当年琉璃厂的古玩字画图书店有不少以阁为名,如萃文阁、来熏阁、云楼阁、松筠阁等。存放《四库全书》的皇家七座藏书楼,都以阁相称,文渊阁、文源阁、文津阁等都是很有名的。

在北京地区,无论是历史上曾有过或今天还存在的楼与阁,都是北京历史文化的组成,尤其是楼,蕴含着不少历史地理知识,颇具研究价值。

钟鼓楼文化广场 摄影:陈钟昊

楼名成了“活化石”

地名被认为是历史的“活化石”,许多实物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但留在了地名中,使地名有了“活化石”之称。

至少自元代始,北京就有了楼的记述。元人熊梦祥著、国家图书馆善本组辑的《析津志辑佚》中就有元大都楼的资料,其中以楼为名的有30多处。因历史久远,元代的楼遗存不多,但有些楼还留有印痕,如钟楼,“至元中建,阁四间,檐三重,悬钟于上,声远愈闻之”,“钟楼之制,雄敞高明,与鼓楼相望”。元代的齐政楼是鼓楼,是“都城之丽谯也”,并说“此楼正居都城之中”,有学者认为明清钟、鼓楼的位置与元代的钟、鼓楼位置略有出入,元代的在今天的旧鼓楼大街一带,而不是在明清城池的中轴线上。但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元代钟、鼓楼与明代钟、鼓楼在同一位置。但城内有这两座楼是没有争议的。

元大都的楼是很有趣的,从名称上就能感觉到一些楼蕴含着历史典故。如:望海楼为“燕帖木儿师为相时所盖”;披云楼“在故燕京之大悲阁东南。题额甚佳,莫考作者。楼下有远树影,风晴雨晦,人皆见之”;丽春楼“乃伯颜太师之府第也”。还有些有神话味道的楼,如遇仙楼、揽雾楼、倚风楼、长生楼等,令人遐思。

到了明清时代,京城的楼更多了,如今大多也化做了地名,如东城的戏楼(胡同)、门楼(胡同)、骑河楼、棲凤楼、八宝楼、赵家楼等。据传明隆庆年大学士赵文隶宅院中后花园假山上的亭子和楼相似,故被人称为赵家楼,而所在地也成了赵家楼胡同。赵家楼虽无楼,但名气却大,“五四”时期的“火烧赵家楼”事件就发生在这里。

鼓楼前曾有小胡同称马家楼(现已拆除),胡同没什么典故,只是胡同口有一家烧饼铺有些名气。这儿的烧饼,花椒盐、芝麻酱配得合适,层儿多而不粘。芝麻烤得焦黄而不煳,吃着又酥又香,被人戏称为马家楼烧饼,马家楼成了“著名商标”,并写进了《钟鼓楼》一书内。在崇文地区当年还有两个称十间楼的地方,近年分别划进了青云胡同和得丰东巷。青云胡同内十间楼的地名出现在清光绪年间,因当年胡同有十间楼房而得名,至于得丰东巷内十间楼的来历则没有记载了。

朝阳地区称楼的地名也不少,主要有杜家楼、呼家楼、安家楼、尚家楼、白家楼等。杜家楼与当地曾有杜家富户盖的楼有关,而安家楼则有些“冒名顶替”,它原称安家坟。尚家楼据说是与“尚姓道台建有一座楼”有关。呼家楼楼址附近有高209米的京广大厦,人们仍称此地为呼家楼。据史料云,此地在清末民初时是个小村,村里有个呼姓大户盖了两层的青砖小楼,这在当年是件了不起的事,青砖小楼就演变成地名,称呼家楼了。朝阳许多与姓氏为名的楼,差不多都是和呼家楼一样的原因。朝阳地区的转角楼则与北京城区内的转角楼不是一回事。《朝阳区地名志》称转角楼“该地原为牛房村西新农田,(上世纪)30年代末侵华日军占领北平期间,曾于此修筑一座砖结构角楼,40年中期形成一居民集居点后,取名转角楼。”原来的转角楼在1960年代拆除,否则这里曾驻扎过的日本“猫眼司令”、“猪头小队长”的房子会成为日本侵略的罪证。

丰台区称楼的也有几处,木楼村在卢沟桥乡,相传此处曾有矮小木楼一座,后遂以木楼为村名。与木楼村的小矮楼不同,在其附近有叫高楼的村庄,不过《丰台区地名志》称“高楼村名来历不详”,想必是村内已无高楼了。丰台的一间楼很有趣,它在南苑镇,据说“当地习俗,住一间房的称一间楼,后来住一间房的住户增多,遂以一间楼为村名”。

在东城和平里地区,一度有“柏林寺大楼”的地名,这个地名是1949年后才出现的,1965年整顿地名时,柏林寺大楼一区至七区改称民旺胡同、民旺一巷等。这个柏林寺不是雍和宫后的那个柏林寺,这个柏林寺规模不大,但当年此处地广人稀,新中国成立后兴建和平里地区,盖了不少大楼,有些楼盖在原柏林寺遗址之上,就有了“柏林寺大楼”之称,当然柏林寺大楼不是一座楼,而是多座楼。

以楼为名的地名,不仅城区有,远郊区也有,如通州区就有王楼。王楼是山西移民的史证之一。据《北京市通县地名志》记载,王楼在明代已成村,“山西移民王姓至此地定居,以种菜为业,在园内建房一所,并建高大门楼一座,远眺似楼,唐姓乡亲相继至此落户,形成聚落,依姓及门楼特征而名王家楼;1913年简称今名”。

留在地名中的楼,无论大小高低,都成为人们永久的记忆,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

故宫角楼 摄影:乔健

角楼景致蔚为壮观

北京的楼多有独到之处,其中,城垣的角楼、街市上的转角楼和过街楼就很有特色和历史来历。所谓角楼意为城角的建筑,今天我们看到故宫角楼时都会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灵手巧所感动。故宫这种角楼有四座,角楼造型古朴典雅,建筑精巧。作为楼,它有三层,檐角翘起,层层叠立,高低起伏,而且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除北京故宫外,在全国各地找不到这样的建筑。故宫的角楼是别具一格、蔚为壮观的景致,目前成为摄影爱好者追拍的对象,无论在朝阳还是黄昏时刻,都成了他们的打卡地。

值得一提的是,与角楼造型一致,同样是“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建筑,在故宫神武门外筒子河北侧,即今天的大高元殿对面也有两座,不过它不称楼,称习礼亭或音乐亭,两座亭子形制相同,三重檐,黄色琉璃瓦顶,柱子是朱红色,而且还有汉白玉石栏和青白石台基,活脱脱角楼“再版”。这两座亭一座叫阳真阁,一座称阴灵轩,与大高元殿的道家文化融为一体,应该算作道家建筑。这两座钩檐斗角、极尽工巧的建筑1956年时与大高元殿的三座牌楼一同被拆了。笔者儿时曾进去过这两座建筑,当时部队在这里办展览,市民可自由参观,亭子中有海岸炮兵的要塞炮“转盘炮”陈列,令我印象深刻,有时路过角楼就会想起此事,感慨万千。

故宫有四个角楼,北京的外城、内城城墙上也有角楼,此类角楼是真正的转角楼。如今留下的东便门角楼成为北京地标性建筑,殊不知,在几十年前有四座这种形制一模一样的角楼。据《明北京》一类史料记载,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北京城门“每门均有箭楼、城楼、瓮楼及闸楼,内城四角设有角楼”。城墙上的角楼不像故宫角楼那样是装饰性建筑,它有军事目的,故被称为角箭楼,俗称为角楼了。以西便门角楼为例便可略知一二,学者蔡青所著《百年城迹》中就有所记录:“角楼为七檩转角楼,歇山式屋顶,铺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瓦脊兽,屋顶两条正脊相交处,起西南两个歇山山花,十字脊中间装火焰琉璃宝顶,宝顶高13米,西南角箭楼,楼身高17米,连台座通告29米,角箭楼西、南长面各辟箭窗四层,重檐以上一排,重檐以下三排,每排14孔,全楼共设箭窗144孔。”西便门角楼是1905年被拆的,拆后仅存城台,1969年城台亦被拆去。虽然内城西南和西北、东北角楼看不到了,但幸存的东南角楼经过多次修葺至今完好,人们可一览风采。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加修了外城,同样“城垣四隅设有角楼”。外城角楼的规模略小于内城角楼,但同样是界定城郭位置的重要建筑物。如今虽已不存在,留下的外城西北角楼的资料可供参考。西北角楼为灰筒瓦单檐歇山十字形屋脊建筑,灰瓦件檐脊,楼顶正中为圆形灰瓦宝顶,通高15米,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均为6米,南、北两侧箭窗两层,每层3孔,共12孔。不只规模小,在形制上与内城角楼也有所不同。其他三个外城角楼与它相同。为改善首都交通状况,外城角楼全部拆了。

位于琉璃渠村主街的三官阁过街楼始建于清乾隆年间 摄影:王海欣

过街楼上有小庙

城墙上有角楼,城市街道中也有,因是L型,人们更习惯称之为转角楼。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是西四转角楼。楼高两层,系砖木结构,是明清建筑风格。此类转角楼不只西四有,东四、东单、西单、菜市口等地也曾有,大致的格局一样。有人说西四转角楼是为庆祝慈禧六十大寿而建,其实它在明代就存在了,可能慈禧庆寿时曾重新修葺而已。此类转角楼与牌楼一样是点缀街头风景,使帝都更加雄伟整齐和富丽堂皇。同时,转角楼还可驻扎保安部队,保卫帝王的安全。

地安门的转角楼,亦称雁翅楼,在地安门内大街东西两侧,这两座楼在清代确实驻扎过八旗兵,用来保卫地安门和皇城安全。清廷垮台之后,路西的楼一度是流民救济所,其中以收留孤苦无依、无家可归被驱逐出紫禁城的太监为主。近年,此处“旧貌换新颜”,东、西两座楼略作修葺后,改作书店使用。

有些胡同里也有转角楼,只是规模小,但把在胡同口,还是很让人注目的,像今天鲜鱼口内的一家金糕店就开在转角楼内,小楼也是L型,是“金糕张”的泰兴号所在地,也是这条胡同保留下来的旧建筑。作家肖复兴很赞美这家金糕点和小转角楼。他称:“金糕张这座二层小楼,物以稀为贵,就显得那么珍贵。”“许多历史的记忆、岁月的肌里、风尘的瘢痕、传说的演绎,都沧桑记录在那座小楼上”。在前几年“金糕张”的小楼还是拆了,目前的金糕张小楼是旧地重建的。

过街楼也是很有趣的,过街楼与其他楼最大的区别,其楼上往往是个小庙,楼下是通道,因此称为过街楼。北京城里最小的过街楼在前门大栅栏内“小吃一条街”门框胡同内。门框胡同只有3米宽,胡同中间有一悬空小庙,庙下是大栅栏通往廊房三条的小路。有人称小庙是财神庙,也有人说是火神庙,至于是哪路神仙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小庙的基座是大条石,很像门框,于是便有了门框胡同的名字。如今条石基座依然存在,人们从此穿行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往上看看。

北京城里城外的过街楼不只一处。像当年东珠市口就有一处过街楼,其地名最早见于清代的《京师坊巷志稿》。当年在东珠市口南侧,至西半壁街的一条小胡同建起一幢过街的小楼,因此小胡同被称过街楼。小胡同很短,但由于这种过街楼形式在当年很独特,因之很有名。近年小楼已寻觅不到,但依然留在公交车站站牌上。

北京城区最后一座过街楼是1998年拆的。这座过街楼在菜市口儒福里,据老住户回忆,楼建于清嘉庆年间,由于过街楼横跨胡同,两头连着东、西观音院,故称为“观音院过街楼”。楼由灰砖砌成,有飞檐琉璃瓦顶,楼下门洞有4米高,门洞南北两侧有“觉岸”、“金绳”的匾额。2009年4月5日《北京晚报》曾介绍过这个过街楼,称赞该过街楼“在那拥挤不堪的胡同地界上,先人们采用过街楼的布置,上部连接着两个院落的出家人,方便修行念佛日常起居,下部给进城出城的百姓路人的过往。想像着佛家吃斋念经,百姓奔忙劳作,各行其道又相安无事,好似一幅民俗市井画卷。”

门头沟地处山区,因有妙峰山香道和运煤骆驼行走的古道,过街楼最多,桑峪村村口的过街楼前后额有阳刻石刻,前额为“紫芝”,后额为“凝瑞”,具有道教风范;万佛堂村的过街楼,厚重耐用,朴实无华,楼上有石匾刻着“誓永不分灶”,很有故事内涵。在门头沟圈门有窑神庙,还有三座过街楼,目前仅剩一座,仅存的过街楼用的是黄色琉璃瓦盖顶,可能是近年整修所至。此外,门头沟琉璃渠也有一座保存良好的过街楼,称为“三官阁”。

门头沟妙峰山的“朝顶”庙会当年甚是热闹,在香客们途经的许多村口,修建了许多过街楼。这种过街楼多为小庙,过街楼上的小庙,有道家的,也有佛家的,琉璃渠和桑峪的过街楼,供奉的则是道家神灵了。人们每经过一次,犹如礼佛或拜神一次。过街楼成为门头沟特有的风景。此外,香山静宜园当年也有过街楼,因年久失修,只剩下了门洞,成了香山公园的东门。

清代健锐营的石碉楼

香山碉楼是道具

北京历史上的一些楼,是有军事意义的,像长城上的敌楼、烽火台就是如此。长城上每一段都有烽火台或敌楼,烽火台虽称为台,其实是楼的结构。不过,烽火台只供在战时施放狼烟信号用,并不住人,而敌楼则要囤兵,兵士们除卫戍外,也生活在敌楼里。

长城上的烽火台、敌楼因有防守和瞭望的作用,故也称为碉楼。但老北京还有一种特殊的碉楼,建在香山脚下,这种碉楼并不是用来防守和瞭望,而是清乾隆年间用来训练攻打四川大小金川用的道具和模型。乾隆十一年,大小金川的头人莎罗奔不满清廷的“改土归流”政策,奋起反叛,并在当地修了许多坚固的石砌碉楼,易守难攻,清军久攻不下,溃败而归。为此,乾隆下令在香山脚下模仿大小金川的碉楼,修了三座,称为“梯子楼”,并组建了八旗兵的“特种部队”云梯健锐营。这三座碉楼就成为训练“云梯健锐营”的道具。

香山这批碉楼最初有三座,后来按八旗建制每旗八座,八八六十四,共计有67座,但《北京名胜古迹辞典》记述是68座。另有人统计,当年上三旗每旗九座,下五旗每旗七座,八旗印房两座和山下两座,共计66座。至于是67座还是68、69座都有一定的理由。不过,除原来为训练“云梯健锐营”的三座外,分布在八旗营房的碉楼是攻打大小金川战役后象征胜利而建,是纪念碑性质的建筑。后建的碉楼,每八座有一座是内部空心,可以攀登,其余七座则是实心的。因此当地人有“七死八活”之说。前几年有人将碉楼与曹雪芹扯到一起,殊不知又是牵强附会,曹雪芹是“养育兵”,不是现役军人,不会与碉楼有关系,也不会和友人攀登碉楼并饮酒作诗,毕竟碉楼也算是军事重地。北京植物园内也有一座碉楼,近年被修缮和保护。

香山碉楼的存在有数百年之久了,是文物古迹,也是后代了解历史的物证。

中国书店雁翅楼店 摄影:饶强

戏楼逸事佳话多

随着时代发展,北京的楼也增加了不少式样。1958年出现的“公社大楼”就是例证。1958年曾是“人民公社”兴起的日子,北京市为了体现“一大二公”的精神,解决居民住房,分别在福绥境、安化寺和北官厅盖了三座一模一样的大楼,称之为“公社大楼”。现今称为“安化楼”(公交站名)的是在安化寺遗址上所建。据民国年间所编的《北京市志稿》记载,安化寺建于明代,“正统六年赐额,清咸丰十年重修”,《宸垣志略》则称是正统八年赐额,这座古刹在民国时期荒废,1958年拆庙盖楼,并借用寺庙之名,称为安化楼。

福绥境原来的名字是“苦水井”,在清代显然是贫民居住区,这儿的住房多为碎砖黄土所盖,夏天漏雨,冬天透风,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公社大楼”的出现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幸福和希望。东官厅的“公社大楼”也是如此,它盖在城墙边上,当年此地更是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公社大楼”让那些昔日捡煤核、做小买卖和蹬三轮的贫民从东倒西坍的破房中解放出来。

“公社大楼”在建造时受当时的条件限制,忽略了生活内容,三座大楼都没电梯设备,各家各户也没有独立的厨房和厕所,但在当年能住进去,也是令人羡慕的,至少解决了风吹雨打之苦。在上世纪70年代,北京还盖了许多“简易楼”,这种楼因陋就简,砖都是立着砌的,不隔音,楼道狭窄,无电梯,单元面积不大,但每个单元有卫生间,有厨房。这种楼最多的是在原崇文区内,其中天坛南里最多,有几十幢。前几年为保护古都风貌,亮出天坛南墙,此处大规模拆迁,居民响应号召,为文物保护作出了贡献。

“公社大楼”和“简易楼”虽然不可能与倚望楼、宝月楼、畅春楼相比,但同样有故事、有典故。“公社大楼”和“简易楼”是一个时代的产物,体现了当时政府为解决市民住房问题的良苦用心。

北京的楼,除在宫苑、园林之中外,寺庙还有藏经楼。但是这些楼大多与百姓关系不大,可是分布全城的“戏楼”则给老百姓留下记忆。老北京最早的戏楼是前门外肉市的“查楼”,一些大的外省会馆也建有戏楼,湖广会馆、四川会馆等会馆的戏楼很有名。隆福寺街内的福全馆、后海会贤堂等大饭庄当年都有戏楼,专供“票友”在此表演,留下了不少逸事佳话,至今还有人念念不忘。北京最早的电影院称大观楼,后来出现的一家电影院在西四丁字路口叫红楼。

旧时北京的楼与现代各大城市的高楼大厦不能同日而语,它更有文化和历史内涵。北京的阁与楼一样,同样有丰富的文化内容,也有些留在了地名中,如北极阁,南、北线阁,玉皇阁等等。颐和园内有北京最大的阁,名为佛香阁;宝元阁是铜制的,不用一砖一瓦,用铜270吨。中南海紫光阁闻名遐迩;故宫内的体仁阁、弘义阁、雨华阁、文渊阁等更有历史典故。

阁与楼一样,都是为北京城增色的建筑,也是北京人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