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
“公车上书”的起源地之一嵩云草堂如今怎么样了?
2022-08-30 17:01:14
北京晚报

▌黄永顺

明清两代,京城的会馆为数不少,且大部分位于宣南地区。在众多的会馆中,河南籍的会馆约有21座,其中嵩云草堂的名气最大。嵩云草堂是河南会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在著名的“公车上书”事件中,嵩云草堂与杨椒山祠同为维新派“公车上书”的起源地。

历经岁月的变迁,嵩云草堂早已成为学校和民居杂院。笔者幼时曾就读的上斜街二小,校址就包含了嵩云草堂的一部分。如今数十年过去,嵩云草堂还有哪些遗存呢?

嵩云草堂旧址大门 摄影:黄永顺

嵩云草堂平面图

草堂为河南籍官员所建

嵩云草堂现址是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55号。达智桥胡同全长不足200米,东至宣外大街,西至金井胡同,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老胡同。

明万历年间,宣武门外后河沿和上斜街之间是片荒地,大学士高拱(河南新郑人)在此购得荒地两亩,准备建成中州乡祠。高拱先建了三间平房,作为在京河南人集会之用。至清康熙十年(1671年)前后,工部尚书汤斌(河南睢州人)监工,才建完乡祠全部建筑。随后,汤斌又与在京河南籍官员张伯行、耿介等人一起呈请官府,购买了中州乡祠对面的招提寺旧址,并建起厅堂,起名为“洛社”。因洛社前院内种植有十几株海棠树,该院也称为“海棠院”,河南籍名流们在这里结海棠诗社。接着又在洛社的南侧不断扩建和改造,兴建了听涛山馆、池北精舍,两处厅堂之间植有适合北京生长的丁香树,此院以树而名“丁香院”。再往南建有月牙池,池的南边是假山、嵩云亭和听雨楼。

同治十三年(1874年),在会馆内增建“精忠祠”和“报国堂”,东、西两侧有重檐画廊。祠堂内设岳飞像,专供旅京豫人祭奠,从而将中州乡祠、洛社、池北精舍、月牙池、听涛山馆、精忠祠、报国堂等厅堂及几处院落相连接起来,一直到达智桥胡同,成为规模较大的河南会馆,总称:嵩云草堂,正门在达智桥胡同。至清末,这里成为河南在京的最大会馆。《中国文物地图册(北京分册)》载:“河南嵩云草堂建于咸丰末年,会馆坐北朝南,规模宏大,约有房150余间。一进院有穿堂门、走廊。二进院有一座小楼、垂花门和假山,另有东、西、北三跨院。”

嵩云草堂地处的达智桥胡同是北京南城的最北端,距离内城只有城墙之隔,因这里比较繁华,加之同乡人来居住可免费,河南各州县的学子来京应试时都在此地居住,草堂便成为在京河南显宦巨贾集会宴请之所。

杨椒山祠(松筠庵)与嵩云草堂隔街相望。松筠庵是明嘉靖年间冒着生命危险弹劾严嵩的杨继盛住宅,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松筠庵改称杨椒山祠。晚清时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人士经常在嵩云草堂相聚议事。1895年筹备“公车上书”时,嵩云草堂与杨椒山祠一起被用于各省举子集会、签名的场所。

康有为在嵩云草堂创办了《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在翁同龢、孙家鼐等人的支持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嵩云草堂成立了强学会,也称强学书局,成为一个改良派与光绪帝为首的政治派别相结合的政治团体。

1898年4月12日,维新派康有为和御史李盛铎等在北京成立保国会。并拟定《保国会章程》三十条。设会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即保国家政权、领土不丧失,保民族种类能自立,保圣教(孔教)不失。嵩云草堂又成为北京保国会的一处重要会所,康、梁等人多次在嵩云草堂举行茶话会,邀知名志士数百人讲演。

清末,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袁世凯等人着力提倡河南会馆改建学堂。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河南旅京人士捐款,利用嵩云草堂的房舍建起学堂。当时将草堂一分为二,以东西轴线为界,南北分开。北部的洛社、丁香院、海棠院、听雨楼、报国堂等设立小学部,初期名为嵩云小学。1937年改为北平宣外上斜街小学,1946年改为北平市立第十一区第二保民小学,1951年改为上斜街第二小学,地址为上斜街36号。

遗留院落目前为民居

笔者幼时在上斜街二小上学,记得那时候学校是由街以北“山右三忠祠”和街南的“嵩云草堂”组成,校舍面积大而宽敞,两址分成为本校和分校。分校是“山右三忠祠”,因原祠堂建在南护城河高高的坡岸上,需登上多层石阶才能步入高大厚实的校门。临街房屋是老师们的办公室,大殿就作为教室。教室内北墙依旧是佛龛,只是安装了玻璃隔扇。因好奇,我们经常踩在课桌上从隔扇缝隙看那些栩栩如生的木质佛像。

四年级后便转到本校上课,本校就是嵩云草堂。这座会馆是一个殿宇画廊、亭台水榭的美丽院落,包括传达室在内全部是硬山顶的高大建筑。

本校由多层院落组成:第一进院是当年的“洛社”厅堂。我们就在已没有海棠树的“海棠院”读书和打闹,院两侧的房间是老师们的办公室。第二进院落的教室是早年的“听涛山馆”。山馆与“洛社”的房屋大小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门楼与东西两侧的房屋相连,这里是五年级时的教室。两侧东西房间小而低矮,老师们就在那里休息和批改作业。会馆改为学校后,为便于同学们锻炼身体,听涛山馆前的丁香树被挖掉,丁香院已是平坦的空院。

第三进院是会馆时期的“池北精舍”。精舍是全会馆房间面积最大、最高、进深最深的建筑。我们读书时,整个厅堂从中十字分割,将两侧前廊和后厦推出,南北重设窗门,改建成四间教室,六年级在这里上课。

三进院南侧“嵩云亭”的四周已被封堵,上面是玻璃窗,窗下是一米多高的砖墙。嵩云亭前的“月牙池”也成了平地,亭台水榭的旧貌荡然无存,但西墙内还保留着蜿蜒曲折的岩石假山,墙上挂着绿绿的爬山虎藤和叶。听雨楼用作体育老师休息室,记得这里存放着很多体育器材:跳箱、跳马……足球。整个后院当年清静幽雅,的确是一处文人墨客赋诗作画的绝佳地方。

回想我们读书时,当年的“精忠祠”与祠堂东面的房舍已拆除,祠堂和院落夷为平地,改为一个不小的长方形操场。“报国堂”成了音乐教室,教室的西墙前摆放着一架脚踏式风琴。

原嵩云会馆内有很多画廊,我们读书时,这些画廊依旧保存良好,斑驳陈旧的画廊有序地将所有教室相连,贯穿成一个整体,簇成了一座美丽的园林式学校。

1964年,上斜街二小经改组,将本校和分校剥离,在分校成立了上斜街三小,各自独立管理和招生。1975年,上斜街二小原址拆建成四层教学楼,新建了中学:北京第204中。

笔者于近日和都已经成为老年人的小学同学回到达智桥胡同,按照幼时的记忆寻找嵩云草堂的痕迹。草堂北部旧址上建的四层楼房如今是康乐里小学的一部分,草堂南部如今仍是民居大杂院。大杂院显得破旧,大门仍是原草堂的遗留,门楼高且宽大,为灰色半圆小瓦覆盖硬山式屋顶。两扇朱漆大门仍保留着,门两侧各有一略有残缺的抱鼓石,这可是当年的原物。门楼已有400多年历史,门外西侧墙上挂着“嵩云草堂”的文保牌。

通过大杂院中的建筑,仍可看出原有布局。院内房屋均不很高,绕过后搭建的部分房屋,一些当年的老房旧貌还依稀可见。走到院子北侧尽头,就可看到草堂北侧新建的学校高大楼房。可惜的是,我们上学时的洛舍、听涛山馆、池北精舍都已荡然无存了。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