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大学生了,安全意识与心理准备够用么?
2021-11-05 15:52:27
北京晚报

栏目主持 陈滨

不知从何时开始,影视圈悄然吹起了一股“怀旧风”,《栀子花开》、《匆匆那年》、《致青春》等影片纷纷将镜头对准大学生群体,用艺术的手法讲述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引发了人们对自己学生时代的美好回忆。

然而,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却也因为一系列人身伤害事件而频频引人关注,特别是近日发生的中国传媒大学女生被害,施害人竟然是曾经的同学的新闻,更引发了人们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安全意识及心理问题的深层思考——如何保护大学生们在花一样的年纪免受侵害?如何防止年轻的生命走向歧途?在这些方面,我们是不是忽略了什么?我们都能做些什么?

火热的八月过半,各大高校也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开学季。对很多新生而言,这将是他们第一次远离熟悉的家乡、远离父母的陪伴,学着独自一人在陌生的环境中开始新的生活。多年寒窗苦读之后,即将走向全新的人生旅程,对大学新生与他们的父母而言,自然是莫大的喜悦与满足。但是,幸福之余,许多父母也有着隐隐的担忧:一方面,孩子多年来以读书学习为最大任务,缺乏必要的生活经验,进入大学之后,可能需要漫长的时间来适应生活中的诸多变化与挑战。另一方面,多年的学校生活犹如一间温室,虽保护学生远离外界的伤害,却也在很大程度上隔绝了他们接触真实社会的通道;加之网络上“鸡汤文学”泛滥,很多学生对现实社会中的人与事抱有过于美好的幻想,难以发现潜在的危机与真实存在的阴暗面,可能会在不经意间放松警惕,置自己于危险的境地。

恰逢又一批学子即将踏入大学的校门,父母在帮助孩子收拾离家的行囊之余,不妨多一层思考,想想在生活所需的物品之外,还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能让孩子印在脑中、留在心里。

正视社会现实,增强安全意识

如今,绝大多数大学生已经年满十八岁,具备了一定独立生活的能力,俨然有几分大人的样子。然而,他们终究涉世未深,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风险意识也有所不足,很可能在多种环境下受到侵害,仍然是遭受各种潜在风险的高危险群体。大到人身威胁、经济诈骗,小到人际冲突、出行安全,阳光一般灿烂的大学生活中,这些阴影也同样存在,稍有不慎,便可能酿成严重的后果。对此,家庭中进行的安全意识教育便显示出了重要性。

在孩子离家上学前,父母应向孩子叙述已经发生过的各类新闻事实,让孩子正视社会现实,看到危险可能潜藏的地方,培养起基本的防范警惕性与自我保护意识。通过总结这些事件中的经验教训,还可以传授给孩子一些较为稳妥的“处理范本”,让孩子遇事不慌乱,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安全。例如,路遇老人倒地,扶还是不扶?冷漠固然不可取,但遭到讹诈的代价也远非普通的大学生可以承受,可以让孩子打开随身的录影设备,或是呼唤其他路过的行人一同上前,在手握证据确保自己清白的前提下,对可能需要帮助的老人伸出援手。受到他人邀请要离开校园,如何保证安全?面对陌生人或是不甚了解的所谓“熟人”邀请,要学会委婉地拒绝,或是将活动地点改在校园内安全的场所,绝不能轻易随同出校;如果确实有必须参与的活动,尽可能联系信赖的同伴一同前往,提前告知父母出行的详细信息,并确保路途中通讯流畅。

除了此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方式,父母更应与子女建立适合各自特点的安全沟通机制,保证日常联络,在固定时间进行直接交流,关注到孩子对生活方方面面叙述中存在的反常现象,及时提醒、嘱托孩子应该注意的事项,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养成沟通习惯,疏解心理压力

大学生往往处于青春期的末尾,虽然还没有完全进入社会,却也担负着学业、前途、人际交往的种种压力。如果无法用合适的方式排解,不良情绪累积在心里,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轻则压抑自己,重则伤害他人。曾经轰动一时的复旦大学投毒案、药家鑫冲动杀人案等,都是青春期的心理障碍诱发严重犯罪行为。对大学生而言,学会自我情绪控制、减少人际冲突,是大学期间最为重要的一堂课。如果心理建设不到位,不能及时平衡心态、调整情绪,很容易对自己或他人产生伤害,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传统的家庭环境下,父母往往更注重孩子的学习、工作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普遍不足。其实,心理问题恰恰是确保孩子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提供的心理支持更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需要家长足够的重视。步入大学阶段,孩子与父母的生活环境差别、文化氛围差异加大,代沟也更容易产生,导致很多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变得空洞无物。在这一阶段,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沟通,父母与子女双方必须摆出良好的沟通态度,认清双向交流对维系家庭成员感情、促进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在共有的沟通愿望下开展深度交流。

每个孩子的性格都有所不同,而心理问题强调个体感受,存在一定的个性化模式。只有坦诚、有效的心理沟通才能带来良好的心理支持效果,因此要更加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掌握一些必要的交流技巧。现在的通讯手段丰富多样,传统的电话、短信之外,借助网络发挥作用的微信、QQ等电子工具层出不穷,而且更加贴合年轻人的心态,可以作为交流的新媒介。通过这些固定、准固定的交流平台,父母与子女之间应该进行定期的心理沟通,如约定每天打一通电话、发几条微信等,沟通内容也应该由浅入深,从学习生活中的琐事向外延展,最终触及子女的情绪、心态与心理压力问题。一旦发现孩子情绪消沉、心理压力过大,或是心态出现失衡,应该尽快与孩子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给予应有的关怀、安慰与鼓励,帮助他们排解压力、走出低谷,或是遏制一些可能向危险方向发展的心理倾向,让家庭的支持成为帮助子女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良方。

父母与子女的有效沟通,是否真的能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他们的心理健康呢?一些真实的声音或许能给出答案。

学生说

李同学:进入大学之初,陌生的环境下,我常常会想家、想父母,感到有些恐惧与无助。后来,在适应与磨合中,我学会了和身边的同学、老师保持融洽的关系,让自己更加成熟,也渐渐能够独自妥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尽管如此,在学业成绩达不到自己预期的目标、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依然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鼓励。这些时候,与父母打个电话,倾诉一下自己的苦恼,即使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也足够让我卸下心理上的负担,再次充满信心和动力。此外,父母也很关注校园伤害事件的相关新闻,总会在电话里反复叮嘱,让我保持自我防范意识,不要轻信他人,更不要独自外出到陌生的地方,使我对安全问题更加上心。

家长说

蒋女士:我的孩子如今在东北上大学,每次开学临行前,我都会向他重申社会的复杂性,教导他遇事沉着冷静、系统思考,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远离一些常见的骗局,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现在媒体相当发达,每当出现校园恶性事件的新闻,我也会第一时间与孩子沟通,让他从中吸取经验,远离潜在的危险源。

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无法为孩子规避所有可能的风险,只能教导自己的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把人身安全放在其他任何事情之前,做到既不伤害他人,也有能力保护自己,将风险降到最低。这在任何一个家庭都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专家说

著名康复心理学专家邱卓英: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对大学生的心理支持作用,家长应该格外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充分发挥亲情在双向沟通中的积极作用。沟通过程中,应尽量贴近孩子的交流风格,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营造出相互信任的家庭氛围。在子女遭遇挫折或是周边环境发生重大事件后,要及时给予孩子心理关怀与家庭支持,安抚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在最短时间调整心态,恢复身心健康。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还应预先进行有效的危险评估,使父母与子女能对潜在的各级危险作出及时反映,并据此建立危机的干预与管控机制,通过电话联络、提前告知去向等方式落实防护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关注。在自我调整、家庭支持无法产生预期效果的情况下,也需要寻求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正规心理医院等专业机构的帮助,切实解决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保证学生在积极、健康的心态下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本报记者陈滨 J071 实习生郝怡平

bjwomencode

我来说两句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发布评论